2023年,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院長陳慧文和京冠生技合作研究,欲透過實驗驗證陳慧文教授的假設:綠豆殼的萃取物在以雞隻的試驗中能有效抑制禽流感、新城病病毒、冠狀病毒等各項家禽重要病毒,有廣效的抗病毒的效果,是否意味著此成分可能也可以抑制貓冠狀病毒的生長。
臺大獸醫專業學院副院長陳慧文長年研究冠狀病毒,她主持的傳染病與免疫研究室為全台獸醫驗FIP病毒的首選。
結果證實了陳慧文教授的想法,從綠豆殼萃取出的「綠豆皮醇」確實對貓冠狀病毒的抑制效果,若是與GS-441524一同使用,病毒可以殺得更徹底,研究成果在國際上受到注目。然而,研究是一回事,量產又是另外一回事,現在研究成果只是跨出了第一步,有沒有下一步不得而知,要看生技公司財力是否雄厚願意投資。
綠豆殼萃取物具有廣泛抗病毒效果,單細胞實驗證明,可抑制貓冠狀病毒,搭配GS-441524並用,病毒殺更徹底。
賭出來的台灣之光
京冠生技原是經濟動物保健品起家,董事長楊青山表示要將業務拓展到伴侶動物保健品,每年都需要投入公司預算30%在研發,去年與陳慧文教授合作發表的國際論文,就花了上千萬資金。楊青山認為公司要成長,必須要投資研發才有未來,「這個關鍵就是『錢』,我口袋裡面夠不夠深,那股東願不願意支持,很多研發都是在賭博,因為不一定有好結果。」開發出來的研究能不能變現,會不會回本?創業者心裡都沒有底。不過,除了錢,對楊青山來說「體制」才是最大的問題。
京冠生技每年招攬博士進實驗室工作,期盼學有所用。
楊青山談及自己踏入伴侶動物領域後的驚訝發現——寵物和人食用的保健品不同,政府沒針對寵物保健品制定食品安全的認證制度,而是鼓勵業者參與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或自行檢驗,許多業者不想花錢驗證,又想賣得好,導致市面上常出現誇大效用的產品。保健品管制如此寬鬆,但伴侶動物藥品申請卻需要經過許多程序,規定相當嚴謹,與之形成強烈對比。
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堅持每年投資上千萬做研發。
藥商難入眼的小眾市場
台灣法規規定,若要從國外引進藥品使用、販賣要先取得藥證,要取得藥證並不容易,必須通過毒理、藥理等層層檢驗,除了基本安全試驗外,還需要有一個可存放時間的檢測,確保不會輕易變質,整套下來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。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孝柏表示,台灣進口動物用藥檢驗的嚴格程度是不分新舊藥,例如:Meloxicam(美達佳),貓狗使用的消炎止痛和控制急性疼痛的藥物,此藥已上市數十年,在國外是獸醫常用的老藥,但在台灣取得藥證歷時將三年多。為什麼需要這麼多年?原因在於《動物用藥品管理法》的法源設計對象,多針對豬、牛、羊、雞。用於經濟動物使用的藥物需要嚴格控管,可以理解,但老字號的伴侶動物用藥,和經濟動物用藥共用一套法規,不合理也脫離時代趨勢。
藥商不願投入台灣市場,還有一個原因。以常見的貓狗為例,根據農委會2023年公布的全國家貓犬飼養數量推估統計,全台貓狗約為2,792,086隻,數量看起來雖龐大,但若和人口基數更高的國家相比,像是美國目前粗估有一億四千萬隻貓狗,若每種藥物要進入台灣市場,都需花費至少兩年的時間與經費,再次動物實驗驗證,利益導向藥商會選擇一個更大、更能創造商業價值的市場去投資,結果不言而喻,導致同一家藥廠打開台灣官網與他國官網,許多動物用藥就是看得到、用不到。
根據2023年農業部統計,貓隻登記數量已達13萬
獸醫最卑微的請求
此次專題報導的貓傳染性腹膜炎,一直為大眾所困擾的地方在於GS-441524的專利權不被藥廠Gilead釋出,導致沒有合法藥存在。事實上,英國獸醫藥品總局,授權遵循cGMP與GLP規範的藥商Bova,擁有製造商特殊藥物授權(ManSA),讓Bova能向專利藥廠Gilead合法購買GS-441524使用權,可提供合法安全的GS-441524口服藥。製造生產的前提是Bova要先獲接單,才能夠進行生產,以確認買方確實有需求,嚴格禁止被商品化放上銷售通路販賣。
同時根據歐洲貓疾病諮詢委員會(The Advisory Board on Cat Diseases)六月釋出的最新文獻顯示,過去使用GS-441524的治療指南,是根據2019年Pedersen教授的84天療程方法;使用英國Bova的口服藥GS-441524,在臨床實驗中證明,使用42天也能完全緩解症狀。無論是經歷84天或42天療程的患貓,在168天後,都健康活著,但這樣的治療目前是針對胸腔或腹腔積液的患貓,並在有控制條件下進行,實際應用仍須更多臨床佐證。
心心動物診所院長蕭序諺:「我們是希望防檢署,至少同意英國Bova藥廠的GS-44152可以專案進口。」經常遇到各種疑難雜症的獸醫,心願越來越小,沒有期待政府大刀闊斧修法,只希望先把FIP疾病用藥完整結案,不再成為助長中國非法藥物興盛的火苗,讓病貓飼主在不法業者的遊說中,有藉口可以買賣偽禁藥。目前台灣獸醫們在與Bova積極溝通後,確認他們接單生產意願,只需要台灣政府相關部門同意,他們就可以開始製造。農委會防檢署徐榮彬副署長建議獸醫們可以使用《輸入動物用藥品樣品贈品管理辦法》以專案申請的方式來申請此藥品,防檢署對於此案件並不會有過多阻擋。
農業部動植物防檢署副署長徐榮彬表示,若獸醫申請英國GS-441524合法用藥,不會阻攔。
下一個兆元經濟不容忽視
副總統蕭美琴於2024年台北寵物用品展時說道:「善待毛小孩、落實動物福利是政府的施政理念」、「政府未來為因應毛小孩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與健康需求持續推動相關政策及管理。」真實的情況卻是,政府機關長期注視關心著經濟動物,並沒因為伴侶動物數量逐年上升,多了更多行動支持。
以2023年行政院農委會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執行為例,與動物業務相關的單位包括農業部(原為農委會,2023年8月改制,單位系列更名)秘書處、動物保護司、防檢署、畜牧處,共花了79,268,179元做政策業務宣傳,與伴侶動物相關議題沾得上邊的,佔總花費的8.72%。細看宣傳內容,多為邊境檢疫犬、非洲豬瘟、動保專線,還有每月定期狂犬病疫苗巡迴注射宣導,內容完全無涉寵物疾病用藥宣導、貓、狗、兔常見疾病,或是最新治療資訊提供。現在,台灣的寵物疾病與用藥的宣導重擔,全靠位在第一線的獸醫們。
2024年寵物展擠進上萬人潮,寵物推車、電動貓砂盆熱賣,保健食品。
政府其實也知道現在寵物用藥現況,也懂飼主的焦急,因此對於一些「特殊藥品」,如:癌症、罕病用藥是可以由飼主,自行前往國外購買回國使用,只需要需要證明文件、獸醫師處方籤隨行即可。表面上好像給了飼主一個救愛貓、愛狗的機會,實際上,這個附加條款對於飼主沒有實質的幫助,畢竟出國買藥的時間、金錢成本花費過高,常人不可能負擔的起,最終飼主還是砸錢尋求水貨商、甚至非法業者出手“情義”解救。
FIP不是唯一用藥受到阻礙的疾病,非法GS-441524氾濫也不是特例,此時此刻,還有不同疾病的非法交易持續進行中。每每出現具爭議性的動物用藥議題時,若都只讓獸醫們使用專案申請的方式,開始組隊研究國際論文、做足文書作業申請藥品,或是用《輸入動物用藥品樣品贈品管理辦法》來執行,實質為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的做法,而非從根本解決獸醫師用藥需求,寵物用藥權益仍在原地踏步,讓寵物奴才們無所適從,甚至迫使他們走向犯法道路,只能向非法藥商祈求「神藥」。